《全修。》简评:
今年的话导演山崎是45岁,脚本上野貴美子正好50岁整。
电影《初恋 First Love》的宣发工作正跟动画制作同期进行。
导演广濑夏子对着空白的分镜稿子发呆,虽然她的权力不小,但比起迫近的工期跟制作组已经有些压不住的火星还是不太足够。怎么办?怎么办?
碗里的饭突然就不香了,不对,好像确实不对劲。
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身处在电影『滅びゆく物語』的世界,让她走上动画之路的勇者Luke Bra veheart就在她身边。曾经在世界终结前战斗过,结束时发现自己所做的都是这个终将毁灭世界安慰剂的勇者,也是她未曾忘记的初恋。
这个故事接下来会如何展开呢?带着画笔来的她能做些什么呢?
新时代的作者与观众们并不关心动画的意义,其展现出的世界更让他们着迷。
代表承认欲求的现实逃避、代表创作本心的时间荒废。
那又如何?广濑夏子在这个世界活着。
“没用的。”
动画原导演鹤山的价值观就是如此,她为了活着看电影,活着为了看电影,而其人生并无意义。
『滅びゆく物語』被称为平成的暴死动画之首,原导演把自己的理解坚持到了一意孤行的程度,无意义活动了一整部的世界就这样走向了毁灭。以“动画的无意义本质”本身为描述对象的动画,她认为这种结局中包含着对“动画的意义”本身的求道,包含在角色与故事中。
可惜,当时的广濑夏子说她看不懂,Luke却切实地活在了她的心中。
为了初恋Luke所寻求的好结局跟导演向自己作品坏结局中寻求的真意。
究竟哪个才是切实的东西呢?曾经的观众跟永恒的导演在重演的剧目中交锋。
过去、现在与未来,现实与虚构,继承与对垒,对你的爱与你的世界。
当我选择了不再只看你一人的时候,你在我眼中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世界只剩下你们的时候,我是那么幸福,世界开阔起来,我却变得这么孤单。
来得急,走的时候也不说一声,只留下一团乱麻,让人搞不清它开始了没有,什么时候悄然离开。
或许这就是初恋。
---
《全修。》是一部构成理念上有水平但在制作中省了不少事,或者说做出了一些比起表达更偏向实例证明的作品。用这个帖子打比方的话就是直接插入了图片,经常看的话应该能感觉到虽然回想剧情确实好像有点关联,但正常读只会感觉到是插在毫无关系上下文中毫无关系的图片。
具体来讲这部作品从主人公的名字(neta日剧《夏空》主角奥原夏及其演员广濑桃)到剧集中对到10世代左右动画的名场面neta占了很大一部分,还特地凑了很多把钉宫朴璐美贴贴。画面上也有不少取巧性质的小演出,能够感觉到制作保留了一部分活动空间。试图通过这些场景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利用时间跨度表现出同等密度说理表现不出的共鸣,但实际上因为neta的场景太有名了相当出戏。
“与原作者对垒”这个概念的引出在剧集中相当靠后,影响了故事的展开,这一点我认为是在结构上过于侧重把原导演视作“动画人对动画本身的追求”的表现导致的,让原导演以一个有点恶质的完全角色出现前期的节奏会好很多。
为了规避让导演成为一个负面人物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是性价比很高高的做法。这是我对《全修。》不满意的地方,“初恋”这个概念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站在这个岁数自然要比作品中的广濑夏子这个年轻作者看得更远,但导演跟脚本采用的表达方式力度不够,堪堪填饱肚子,毁灭跟复生交错,然而中间该毁灭的时候没有完全把情感打下去,过程会影响它结果的表现。
广濑夏子这个角色的设计整体偏向少女,在剧集进展过程中变成了一个还陷在初恋中的人物,这一点与作品整体偏向更上一层对初恋反观的思路有存在偏差,像是带着俯视视角的少年/少女漫画展开,这一点进一步对带入产生影响。
如果能更漂亮地表现出夏子所实现的“初恋的告别”以什么方式落地、『滅びゆく物語』作为夏子的圣经,她原本对作为这部作品招牌的“毁灭”有着怎样的理解,原材料的风味会更突出,而这一点又会牵动到角色的心理状态定位,进而影响整个作品的卖相,自由度其实不是很高。
配角形象中跟这个冲突偏离的部分被工具化的很严重也是一个不太舒服的点,他们代表的是“初恋”中幸福的那一部分,因为后期需要展开大量构成性的表现所以采用了集中在前半部分表述的方式,初次看顺着向下很容易忽视掉这些过于柔软的元素,在后半部分添加了一些能够表现动画角色个性的笑料表现作为补强,实际效果一般,看完的话回想一下前半部分的内容结构会更清楚。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