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天気の子爱能做到的还有很多

《天気の子》简评:

       其实第一次看,甚至前两次看的时候,还没有很特别的感受。直到有一次,和朋友谈论起最喜欢的新海诚的动画,我毫不犹豫地说起这部,被问起为什么,却犹豫了很久,只能说起主题歌的名字。
       不过后来想了不少,再和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却不记得了,有些无奈了(
       19年看首映,最大的印象只有电影连绵不绝的阴雨,和出了影院还能哼几句的原声。时到今天,如果一定要为这电影定一个基调,对我来说只有一个词—背离。
       故事从离家出走的帆高视角开始。作为一个有些传统的“离家少年”,他身上的所谓要素满满:只身一人,无依无靠,还有放在枕边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帆高可以说完全站在社会的角落,是“被神明抛弃的”。除去为后文情节铺垫的捡到手枪的情节,帆高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离家少年,可能随时被送回家乡去。
       到这里也差不多可以展开新海诚的经典剧情结构了—boy meets girl。其实在前段,阳菜已经多次进入了剧情,但最关键的还是他给帆高送汉堡,直接推动情节发展。心思单纯的少年以为少女遭遇危险,不顾一切相救,惨遭社会毒打。在这里,帆高第一次掏出了那把手枪。这支手枪在全片中没有任何解释其来源的地方,完全是一种象征的存在。它代表了一种绝对的力量,大到可以平衡孩子与成年人的距离,大到可以无视这个残酷的世界的法则,短暂地凌驾于法则。帆高用它,夺回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但同时他也恐惧着这种力量,这是他人性的体现。
       随后剧情终于慢慢走向高潮—阳菜的晴女能力,让阳菜、帆高这样背离主流社会的存在,也能苟延于世。他们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也能帮到深受阴雨折磨的人们,甚至帮到了郁郁不得志的中年大叔。这极为符合了这个年龄的少男少女的梦—拯救世界的同时,亦有儿女情长。
       自然,有高潮,就会有低谷。尽管我觉得这电影里,日本警察的剧情其实刻画的有明显缺点,比如迫真的侦破能力,但是站在诚哥的角度,下一步剧情冲突的最好推手,也只有代表着世俗干涉的警察了。于是警察开始调查到帆高,也注意到了没有独立生活“权利”的阳菜姐弟。
       就我个人而言,此刻开始,剧情真正进入高潮,诚哥也终于开始讨论他想认真讨论的东西—对世俗的背离。三人展开了逃亡,一场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只要逃离了警察,逃离了主流社会,似乎就是安全的。猝不及防下,诚哥猛然甩出了第二个议题—献祭。
        可以说,日本的传统文化,对于献祭文化有一种追求。不少现代的游戏作品,文艺作品,也都有献祭的情节,常常让个人的牺牲,交换大众的幸福。剧情中的阳菜也不例外,作为晴女,她必须献祭自己,来换取真正的晴天。剧情自此进入了最低谷—阳菜献祭,帆高遭到监禁,失去了他一直追求的自由。
       于是诚哥真正发力的部分到来了。帆高不顾一切地冲破束缚,试图以自己也不确定的方法,救回阳菜。奔跑的过程自然是传统的热血沸腾,但是没有人会相信他所说的晴女故事,除非他扣紧手枪的扳机。我们可以说帆高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所爱,置东京不顾,甚至不惜以枪威胁。但是在捡起手枪的一刻起,他已经抛弃了世俗,背离了社会。凭什么,要强迫他接受自己失去所爱?凭什么不允许他找回自己的幸福?不过只是阴暗角落里的小小幸福,难道也要接受太阳的炙烤,强行露出微笑吗?
       不,这不公平。所以帆高举起了枪。于是大人们才愿意暂时坐下。拯救阳菜时的《逃离地面》,是对两人可叹故事的最佳注脚。爱能做到的还有什么?多的我数不过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你,什么都不行。有了你,逃离这颗星球,或许也并非难事吧。
       一时语塞,思量再三还是停笔。就像电影的结尾,没有人愿意看历经磨难后,再无起伏的平淡日常吧。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