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Sonny Boy -サニーボーイ-《漂流少年》:诗性与神话性

《Sonny Boy -サニーボーイ-》简评:

当第十二集中Toe的音乐开始流动,在黏稠的声音里,观众仿佛与斑斓的色块一同旋转起来。我们看到他们正奋力奔跑,直至回到某处现实,阴沉一如往昔的天空下起了雨。《漂流少年》结束了,但漂流还没有结束。

正如很多观众所评价的那样,《漂流少年》是一部现在很少能看到的动画。本片想象的源头不难追溯,宇野常宽在《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一书中阐明“世界系”和“大逃杀”先后两种范式,都明白无误地被《漂流少年》所承续。即长良作为一个碇真嗣式的主角,却被卷入“漂流”这场大逃杀之中,各种设定、反转与超能力轮番出现,主角们的作为直接影响所处世界的动态。然而,动画在第六集后却坚决抛弃了这种大逃杀的故事模式,转而在一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换言之,公路片的氛围下)描写长良个人的精神成长。《漂流少年》如若止于此处,止于被很多人指出的存在主义,那么想必它也不会对我产生如此触动。或许在《漂流少年》的线条与音符间,还夹藏着更为本质的东西。

有关《漂流少年》的“表达”——即那些出自人物之口的话语与独白、别有意味的情节设置、以及富于用心的分镜,通过这些手段要读出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目前我还不能说了然于心(毕竟从后半程近乎单元剧的情节来看,导演企图以“世界”为借口,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统统塞进各个“世界”里。这对于一部十二集的动画而言,能勉力保持美学和观感上的平衡已属难事)。我更想谈的是《漂流少年》的所谓“形式”层面,如果说“表达”是所指,那么这里的“形式”就是这部动画的能指。我们在诗歌中谈论一首诗的音高、音调、节奏、速度和纹理,在动画中也一样。这就是我所要谈论的,《漂流少年》的“诗性”。

《漂流少年》有着现代诗歌的气质。对动画而言,也就是我所谓“诗性”。如果要类比,我可能会选择海子的长诗《弥赛亚》,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没有明确面貌的人物,相互连缀而隐有所图的意象,意识和思绪的流动与跳跃,滑动的能指和行将崩塌的世界。

《漂流少年》作为一部动画,相较于诗歌当然具有更完整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其本质上也是一部商业动画而非独立/艺术动画。譬如,其故事展开的舞台选择了日本中学,前六集的大逃杀与超能力,希与瑞穗的经典双女主配置,让《漂流少年》虽莲出清渠却不致遗世独立。但相比其他动画而言,《漂流少年》的诗性是显明的:从形式特征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动画集与集之间的跳跃与单元化恰似诗歌小节与小节间的貌离神合;动画所包含视觉元素矫饰的简略恰似诗歌语言的精炼(“诗歌始于散文停止之处”);人物话语及意象群的多义与含混恰似现代诗语言的晦涩难解;最重要的是,《漂流少年》所构筑的“这个世界”,这个静止的世界,与现代诗中企图用语词建构的“语言神话”相似。如果我们认为《漂流少年》的故事得以发生与长良的内心息息相关(不管这种关联是以何种形式存在),那么长良就是此间的诗人,《漂流少年》就是他构筑的“语言神话”(当然也是夏目真悟的)。

神话的诗学意义,就是用语言去言说不存在之物。置换到《漂流少年》,便是用动画描绘不存在的世界。然而,《漂流少年》中的世界与其他幻想作品中的“不存在”世界有根本差异。如异世界的“不存在”,其实也就是对现实的延伸,是借用中世纪“风格”和现代宅文化标签所抽取、构筑的世界(点名幻日的夜羽)。其力求达到另一种层面的真实——幻想的真实,从而方便观众接受、喜爱与代入。然而漂流少年则不同,漂流少年中的世界并不追求真实,而是意图成为现实的“原象”,去映射幻想与现实中的罅隙。它可说是自在的,就像校长所言,长良并不能创造世界,他只是观测者。长良的使命无疑与现代诗人达成了一致:在朝向语言的思考与写作中,窥视和体认“这个世界”——词的世界,原初的世界,也就是神话。这种“不存在”无疑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存在”。

不过夏目真悟毕竟是在拍动画而非写诗,还是要兼顾动画剧情和人物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所以在动画第六集后,当他彻底放弃了大逃杀范式、转向寓言的讲述之时,我们能看到像巴别塔、狗的世界、兄弟、“战争”等等世界。这些世界可以说从属于诗学层面的原初世界,然而又自成独立,保证了每一集故事的完整和趣味。一首现代诗必然具有多个声部,因而显得多义而晦涩;相较之下,《漂流少年》中的寓言世界至少将主题收缩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同时又由于丰富的表达欲和偏短的篇幅,意外地变得摇曳多姿,使得观众的精彩解读不断涌现。这就是《漂流少年》的张力:在其他动画里丰富夸张的地方进行沉静的“缩削”,而在意义层面则按创作者的追求来实现“扩张”。我想这也是诗歌对散文和小说所做的事情吧。

最后谈一点我对“漂流”的理解。漂流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我认为漂流的状态就是自我价值迷失的状态,而漂流的过程就是游离现实的过程。因而对于长良等学生来说,漂流就是穿梭在不同的世界之间;而对置身生活的我们而言,漂流可以是旅行、读书、看动画、做梦和抑郁。这些就是我们所能到达的“那个世界”,我们在此漂流旅程中重新寻回自己。这条路上有人迷信,有人迷失,有人远行,有人归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于这个世界就是一场间歇性的、永无止境的漫长漂流,我们所寻回的自我,其实就是未来自己的模样。不妨问一问屏幕前的自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或许你已上岸,或许你还在漂流,或许你一直都在漂流,或许你一直都会漂流。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