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妹生活》简评:
2015年的冬天,我忘记了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老师领着我们一行人驱车郊外。远观所见的城市街景与置身其中时完全不同,金色的灯火沿着复杂的纹路交织,不知为何有了某种层次感,随即巨大的魔法阵冲天而起,吞没了高度角45度以下的所有繁星。人类制造光污染的能力说不定比想象中的还要强呢。
或许正是为了在人际交往中保护自己的视力,人类才不得不戴上各式各样的滤光片,再来观测彼此的光谱。频段外的光线从未存在,频段内的信息足以推断全貌;甚至滤光片反过来要求信号源要遵循特定的发光能谱,怪不得这年头连AI主播都觉得,去掉filter实在是"fuck I feel liberated"。
《义妹生活》的开场同样提供了一个俯瞰城市的视角,只不过映射在绫濑纱季眼中的是黑白夜景。头脑好却不善打扮会称作书呆子,头脑不好却很漂亮就是花瓶,金碧辉煌的成见淹没星光,只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伤害,世界实在称不上多姿多彩。既然刻板印象不可打破,那干脆反过来利用它让别人敬而远之,给自己创造更多自由时间,努力学习早早独立,帮上母亲的忙。就这样,沙季为自己照亮了一片小小的蓝色空间,而这个空间中的沙季在别人眼中则显得半透明了。
只是“机缘巧合”,母女二人来到了浅村家,郁蓝一抹刺入绿色场域。即使工作上总被前辈捉弄,浅村悠太也能让休息室的背景染上属于自己的颜色,可现在,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如何扮演一位哥哥。自己的家竟变得陌生了起来,墙壁、家具、拖鞋和咖啡杯都多了不一样的色彩。甚至本应冷清的起居室留有暖意,缩在浴缸里审视内心,也没想通到底是因为灯光还是妹妹的发色。
也许天降能够轻松击败青梅,也许重组家庭也能从零开始了解彼此的喜好,也许自己和这位妹妹也能「磨合」。此时颜色继续担任重要的演出道具。绿色的桥洞中,沙季意识到悠太的价值观和自己很接近;蓝色的书架下,悠太向沙季道歉,而沙季则置身于绿色的背景中,递给他深蓝的咖啡杯。休息室的蓝色比例逐渐变多,而售货机的刺眼光芒如同银河隔断了鹊桥。沙季在房间里摆放了鱼缸,几经折射的台灯光线充斥房间,沙季也有如置身海洋的金色游鱼,而悠太正是在泳池反射到天花板的蓝色水纹下明确心意;坐在身边的沙季则倚靠泳池外的绿化,之后她便把“哥哥”当成了安全词。
颜色也不仅仅是作为角色的印象色使用。两人都被彼此的领域影响时,沙季在家中也不曾卸下的,外表武装的一部分,无名指上的蓝色指甲油也在慢慢磨损。或许是在日记本上描摹绿色时蹭掉的吧,沙季对此感到恐慌,蓝色的空间不再稳定,于是她作出了出格的试探。这是两人第一次谈起彼此的创伤,场景的颜色也出现了重要的变化:房间重新从黑暗转向光明,但亮起的既不是原本的日光灯,也不是常用的蓝色或绿色的背景,而是散发暖光的小台灯,隐隐将周围环境染成偏红色。这不但是情绪氛围对明度和色温的要求,而且是更有趣的设计。更加直接和深入的交心让蓝色和绿色交织成青色,而现在正好是青色的补色,也就是红色的背景光温柔地托举二人,如同手术服之于血液,让他们更好地直视彼此,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错开视线,借周围的环境和偶然泄漏出的三两个性了解对方。红色的存在实属巧妙和恰到好处,甚至沙季的指甲油同样沿用了这个设计,最初是蓝色,意识到心意是绿色,最后一话两人再次磨合的时候变成深红色。
身边物件的颜色自然也在发生变化,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标题的颜色和多次成为画面焦点的玫瑰。再加上室外生长的蓝色和紫色牵牛花和时不时闪现的绣球花,随时间演变的花语始终暗示着两人的心境。说实在,这些色彩把戏都是简单的小心思,隔壁《败犬女主太多了!》不是也很喜欢“只有你是天蓝色”和绚丽的积雨云吗,但正是用了才让人感觉到制作上的用心。
当然,光线的性质不只频率,它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继续发挥作用。我其实并不怎么待见《义妹》原作,且不论莫名其妙的泥头车和天降的导师角色,某天深夜机械性地刷到下一页插画,我一时间竟识别不出这到底是空气系还是流水账。动画的制作方针更多是用环境和人物的微表情去填充内容,让观众猜测两人的扑克脸到底掩藏了什么活跃的小心思。可惜本片经费已经快和《无神世界的神明活动》坐一桌了,两种手段效果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更加糟糕的是,同样要用较少的经费维持较好的观感,《无神》可以不断切换舞台、切换故事类型来维持新鲜感,但《义妹》的故事却如此简单,并且主要发生在餐桌、书店等几个有限的场所。要让演出多点花样,看得不那么疲劳,却又要维持故事基调的统一,这便是光线新的艰巨任务。(《败犬》:你们这也叫问题?行吧,谁让你是能把自然光当人工布光挥霍的主呢。人家《义妹》都要靠阴影来掩饰背景的粗糙了你就别苛责了。)
一个很明显的操作是用光线的明暗切割出不同的区域,以及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夜晚的故事多半发生在起居室,此时常用远景去拍摄餐桌和沙发,几个光源只能照亮画面有限的范围。而随着两人距离感的缩进和拉远,明亮画幅占整个画面的比例也在变化,搭配漫长的沉默和僵硬的对话,躁动心理和压抑感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而在室外,则使用街灯划定人物间的界限,或者用广告牌作背景与阴暗的楼梯形成鲜明对比。悠太视角的回忆也有明显的明暗波动,甚至还强化了起居室灯光的亮度,或者说他感受到的温度。而沙季的回忆,则更多是用变化的画幅、旧电视的躁点、拼贴的黑白胶片、混合杂音的独白和逐渐破碎的日记让人体会她的感情。当然画面的分割也常通过前景遮挡、奇怪的监控视角和人物过于靠近画面边缘的站位实现。还有一种特殊的分割是镜面,让反射的光线代替人物展现他们的疲惫和积郁,于现实中划分出异空间,用不同影像的并置代替直白的心理描写。
光线的另一种用法或许可用触摸来概括。ep1浅村爸爸烫到手摸耳垂,沙季触摸着浅村家的儿童贴纸,ep9沙季想象童年的另一种可能性时(这段怎么也实拍加滤镜,《无神》还在追我)则用了油画布,可见对这种知觉的偏爱。在大巴车上,沙季伸手捕捉透过巴士窗户遮光膜的光斑。儿时会兴奋地回应光,现在却知晓想要握住浅绿的光点它就会逃离手心,停留在蓝色的指甲上。而悠太的感情变化同样用了光斑作线索,置身于泳池旁的阴影下,明确心意前是一束光线打在手上。两人最后感受手心的温差时,一缕阳光也照耀于此。(实际上,在沙季决心去泳池的时候,太阳光同样透过鱼缸来到室内宣扬自己的存在。)比起狭小空间中的吊灯和落地灯,果然还是自然光更柔和一点,一直以来被压抑的情绪也终于在此时得到释放,推着二人向前,tomorrow and tomorrow。我在想,未来的动画爱好者回顾这个季度的新番时,多半会留心到几个关键词:妹系角色、光线、色指定、时间的交错,还有来历颇为幽默的“电影感”。不知他们看到《义妹生活》这部作品的时候,会不会多少觉得有点赚到呢。
或许上述关键词还要添加一项:轻小说与现实。曾经有这么一个时代,人们相信着同一个宏大叙事,而这一叙事会成为传统现实主义作品的“回溯点”,如《平凡的世界》写的是孙少平等人的个人命运,但终会走向“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的时刻,完成该叙事的自我合理。如今宏大叙事消退了,要是谁宣称他代表着时代的精神,人们多半会嘲笑他。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小叙事,是现实认知的多样化,是滤光片的多样化。同时,越来越多的事件没有发生在现实环境,而是发生在为大众文化的记忆所建构的虚拟环境中,通过移情投射让观众觉得真实。因此现在的现实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是存放大量萌元素和经典情节的数据库,是观众能真金白银投票决定条目去留的数据库。可能不那么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数据库也有了自己的回溯点,有时不免担心少年会不会真的一味按照galgame和恋爱喜剧里的方法论寻求真爱。只不过,如果说现实是灯文学是镜子,如今,镜面中反射的灯火也按自己的纹路组织了起来,并且有了第二面镜子去映衬它,经过几次偏折后最初的光线也成了海市蜃楼。用俄语说出真心话变得越来越异世界,有了败犬女主却仍旧有败犬女配,分明知道故事走向却还得聆听“所谓义妹不过只是外人”,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波段观测这个世界呢。
不过起码当下,比起莫名其妙的宽画幅和不知为何非得接近实拍的机位和焦段,我可能还是会更喜欢塑料膜上的蛋糕和可被搅动的奶皮一点。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