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影感?这里的电影指代的应为实拍电影,否则就无从谈起了。动画与实拍本为影视作品的不同题材,二者不同的制作流程与方针使得两种题材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电影感一词出现愈加频繁,模糊的定义让电影感一词出现了诸多分歧,于是想用不成熟的观点尝试着给与解释。
在讨论动画电影感前,要明确二者的区别。动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背景,人与物等是完全独立且不受限的,几乎一切要素都受人为控制,是高度可控的,这样的特点同时意味着动画画面的诞生几乎是从零开始,从空白开始的。而动画的产生是创造二维的画面。
而实拍电影则与之不同,场景,人与物是客观存在的,摄影机所记录下的画面大多数是真实存在的,其可控性相较于动画显得低了许多。实拍则是将三维世界以二维的方式展示出来。
1.画面中的要素
要弄清电影感,首先要区分动画与实拍。二者均为影像,而其产生的方式则完全不同,实拍更接近于记录,而动画则更强调创作这一过程。在实拍中,摄像机拍摄出的二维画面自然的存在着景别,人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颜色等要素;而动画则需要进行加法运算,是从白纸变为画面的过程,是各种要素的堆砌,是将二维的变为三维的过程,也正是不同的监督与演出家对画面的理解不同,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动画。
动画若想获得实拍感,需要更大的力度去丰富画面中的要素。让动画更接近实拍电影,类似于让动画的画面更接近于现实的画面,因此需要更接近于实拍的构图,景别,焦距与景深等镜头的要素,以及光影,背景,人与物等现实中存在的要素,使得二维的画面摆脱平面的感觉,使画面的各个元素更加立体。
动画一方以乒乓为例,其充满着动画的特性,现实中绝不存在的场景,缺少背景,仅有画面主体存在,扭曲且空洞的构图,将目标人物置于混乱中,天马行空,这便是动画所独有的特性。
回到电影感,以奇蛋物语为例,其OP有大量的实拍镜头,在动画中也能看出部分单集有着十分严格的透视,尽可能的让画面中的一切要素接近于现实。
画面中的要素丰富起来,目的是将物件与背景等次要的要素具象化以增强其存在感,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可读性与信息量,避免了观众的视角定格于主要目标上,促使观众主动的对画面进行分析解读,进而达成实拍或是实现电影感。
2.镜头角度与运动
在实拍电影中,摄像机是真实存在的,其运动必须符合物理规律,而动画中镜头的概念则是虚构出来的,二者便产生了巨大的区别。
动画常常能实现在实拍无法做到的镜头,在一些动画中,镜头抵达了无法抵达的地方,从某些常人无法接触的视角去展示画面中的内容。
物语中大量的使用跳接,破坏了空间感与物理规律
为了使动画接近于真实,镜头的角度也理应接近真实。
奇蛋物语中的快速镜头
实拍的镜头往往给人一种疏远,克制的感觉,其镜头常常依附于固定的物体上,尽可能的让观众们意识到镜头的存在,减少如贴脸特写等极端镜头的使用,将画面中的要素置于相对平等的位置,维持各个要素的平衡。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镜头运动,变焦镜头,摇镜等方式能很有力的强调镜头的存在,使观众以摄像机的角度去了解故事的发生,对于动画而言这些镜头的运动方式是较难达成的,动画中一些经典的长镜头,连续的镜头运动对透视的要求很高,在动画中并不常见。
动画的电影感,我认为大致可以认为是对真实,实拍的追求。
区别于常规动画而言,电影感是一种弱化动画优势转而去追求实拍特点的方式,其具体方式也因人而异,但可以明确的是电影感不是通过某些暴力的手段能达成的。
大致能联想到这些
内容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