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动画《ピンポン THE ANIMATION》一些随感

动画《ピンポン THE ANIMATION》简评:

最近在补汤浅政明,于是必然逃不过这一早已被封上神坛的《乒乓》。预期拉得很高,但依旧深受触动,于是谨在此记录一些随感和不成体系的想法。

前几集,一如既往干练的画风,饱满的人物,经由“乒乓”所联结的羁绊,张弛有道、悄然铺开的多线叙述,很舒适,但仍有所怀疑:一方面汤浅的风格有无作茧自缚,汤浅式演出的抽象性无疑会削弱乒乓这一运动的动作性;另一方面粗暴地简化人物动因,对后续的人物写作有所担忧。

直到ep6,如同半期总结一般的圣诞众生相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没有一集松懈的持续爆发(ep6一直到ep11 前段)。牛尾的电子节拍总让我想起《社交网络》的配乐,那是丝毫不会停下或减慢的律动。而汤浅式演出更是将乒乓球台化作了直接对话与交流的场所,运动被夸张和放大,最终在想象力(各种“明喻”-意象堆叠和“暗喻”-表现主义镜头)中得以抽象为私人的心声。于是,每一场球赛既是基于现实乒乓情境的;又可以看作两个饱满的、带有明确自我理念的人物,在奔腾着接近极限的状态下进行的真诚的交流与随之带来的改变,充满热血而又极度动人的。

ep11,满屏弹幕皆是“读作乒乓,写作人生”。通常,我会非常排斥一部带着这样“不是xx,而是人生”标签的作品,即便她是美丽的,但其中通常也带着对于xx本身的不信任与背离,以及某种急于升华主题的投机。《乒乓》使我产生了一定动摇,或许她真的可以写作“人生”,这并不是因为ep11最后的成人后日谈。

我们不妨先回头看看每一个人物的塑造。的确是非常丰富的群像,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着非常饱满的弧光(就连几乎是工具人的孔也是);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度简化复杂现实是始终存在的,将人物的信念简单归结于特定经历,同时每个主要人物身上都带着作者的一个表达。但正是这足够简单的信念,几乎像某种类型片(早期韦斯安德森式的?),可以从繁杂的形式中提炼出真挚而朴素的触感和统一的情绪,于是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表达终于结合了起来,非常流畅的(接近复调的?)体验。同时结尾的后日谈、过去记忆的闪回和当下的乒乓又形成了交互,并非局限于青春这一特定时期。

再来看看对于“乒乓”的呈现。角色口里一直念叨着的“天赋/努力”,人物也能清晰地认识到实力差距,作者是想要表达努力<天赋吗?显然不是的。胜负结果在这里并不重要(最后一集甚至是通过后日谈的照片来揭示最终冠军归属),乒乓这一载体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些饱满的人物、坦诚的交流、真挚的情感,以及这一路上走过(被汤浅风格显露出)的绚烂。所谓人生,不过亦如是。

感谢牛尾恰如其分的配乐,不煽情的动情;感谢制作组;也感谢汤浅的创见和制作组的劳动,看到那些运动长镜头时总是会热泪盈眶,这是属于动画的奇迹。

内容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