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 评分网站的迷思

    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始于当前“禁止日本动画”的议案,以及对于网络论坛Bangumi的“痴迷”与热衷,以及下场参与了太多2024年4月番剧的相关讨论。
   
    就我个人的情况,此次陷入网络讨论,一般都是在进行相关动画作品的讨论,所以我正在思考的问题便是:这有必要吗?也就说是,有必要与他人就作品的看法与评价进行讨论吗?
   
    渴望与他人讨论与评价,在当前的网络社群中体现为两种态势:一,是参与各类评分网站,在那里以评分为主战场,进行围绕着作品、评分、各类意见的混战;二,则是在各类视频网站,跟随着意见领袖的视频,以作品内容、所属群体意见、意见领袖发言,来进行的会战。
   
    而在参与了数次讨论之后,收获——那当然是没有的,我只感到了深深的疲惫与乏力,此刻,作品本身似乎已经成为了这场“祭典”的祭品,反倒成为了最不重要的东西。

    作品在脱胎于作者之后,无论如何都只是客观的存在,但因为一部作品只有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再现”了之后,才算是最终“诞生”,因此可以说每一个人看到的同一部作品,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一部作品”。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在当前阅读《娱乐至死》时,出于对线性的、独立的、印刷术式的思考的反思。而显然,在参与网络论战时,线性、独立的思考显然不是必要的,真正有必要的是站稳你所处的立场,捍卫你的观点,在这一个瞬间,你实际上并不是在就作品本身做出阐述,而是在就自身的涵养进行发泄。
   
    这是因为,正如上面所说:无论如何,作品本身就存在于此,如果是就作品的未解之谜进行探索,那可能还具有意义。但就作品本身是否具有意义进行讨论乃至于论战,那这其实是一场脱离了作品本身的“祭典”,而那些刍狗的结局,也如同我们所一般想象的。

    从这个角度,正如同“电视”对“印刷术”展开了一场屠戮式的征服与革命一般,我开始对“评分网站”以及各类讨论社区,对于“观赏与评价作品”这件事情本身产生的戏剧性作用展开了思考。
   
    因为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曾经观看一部动画,似乎除了自己思索思索,和极少数的同好朋友吹上两句,最多在看几个Up主吹吹牛(那时候大家似乎也不是太在乎这些人究竟说了什么),并不会像现在一样化身为“理发店政治家”就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大动干戈。
   
    (......怎么感觉下一句话,就是:“你该多出去走走——脱宅吧”)
   
    为何说评分网站与网络论坛对“观赏一部动画”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一方面,评分网站能够让一个人详细地记录其看了什么样的作品,而论坛和评分则激发了人对作品进行讨论的动力。
   
    此时,观看一部作品的意义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本只是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的行为,在此刻被赋予了显然是过于“崇高”的使命。而这一扭曲的结果,便是将本应进行的休闲放松,变成了无穷无尽的论战。

    当然,以上的观点更接近一种抱怨,因为评价与评分网站带来的不仅仅是论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让人在作品的汪洋中,寻觅出优秀作品”的重要作用(应该说这才是其本质的作用)。那么对于一个精神并非过于充沛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讨论,只输出自己的结论,以及查看最终的结果。

# 知人论世的迷思

    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起源于看了很多遍Queen乐队在蒙特利尔的演唱会,在具体听其专辑时,顺便看了不少关于乐队本身的“资料”(换一个词也是可以的:八卦)。
   
    但我不得不承认,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资讯,以及对八卦的评论,不可避免地扰乱了我对歌曲原本的评价,这让我意识到,不仅是纯粹的脱离讨论环境看待动画是有必要的,不知歌手是谁,只从音乐本身,用“纯粹音乐”的角度衡量音乐。也是异常有必要的。

    当然在这里,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应该是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的一段话:“应该以文章评价人,而不是以人评文章”(大概是这个意思)。

内容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