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动画《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3》借京吹三联想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再谈ep12改编优劣

动画《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3》简评:

一、前言

京吹三剧情的遗憾收尾大家已经聊得很多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京吹因京阿尼的改编建起远超原作的大厦,然后也因京阿尼的离去而大厦崩塌的故事。只是没想到现京阿尼能让它塌得这么彻底。就不多谈了。

近日无聊所以在bgm上给作品打分写评价,然后再一次看到京吹三时我突然发现,京吹三的改编涉及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理论话题,那就是作者在作品中的地位应当是如何的。随后就联想到了艾略特曾经说过的“创作不是要张扬个性,而是要压抑个性”这句话,姑且就把它称为“非个人化”创作理论吧。我对它的理解不深,只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望文生义,发散一下思维罢了。

二、京吹三是否能够这样改编?

  先说结论,能,也不能。

在我看来故事有两种叙事方式。一种是作者大于作品的叙事,另一种是作品大于作者的叙事

作者大于作品的叙事,其典型例子就是Re0,火影忍者,还有最近乐子巨多的咒术回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用加设定或者补充信息的方式来达成既定的结果,当这种权力滥用到极致时,作者甚至会无视作品之前写过的内容,出现所谓“吃书”的环节。文本由此只是作者意愿或个性的表现。

作品大于作者的叙事,作者需隐去身形,严格按照文本内容去推进故事。这不是说故事没有作者主观的安排,而是他必须将自己的意愿转化成作品的一部分,表现为故事中的各种情节,铺垫,伏笔等等,将结果的发生转变成了不可逆的趋势。即便是作者自己,也将没办法忤逆这样的趋势。文本因而凌驾于作者之上。

两种叙事的优劣不言自明。纵观历史上具有公认的艺术价值的作品,无一不是使用的第二种叙事方式。说到底,作为故事的作者本就有左右故事的能力,只是不加节制地动用这种作者权力,自然是没办法获得他人的认可的。而把这种权力限制住甚至完全放逐的作者,才是真正的文章高手。我想这也正是英美新批评学者艾略特提出“创作不是要放纵个性,而是要压抑个性”的理由。

回到“京吹三是否能够这样改编?”这一问题上来说它能是在实然的层面上它确实可以选择这条路。文无定法,没人规定他一定要选择作品大于作者的叙事方式,事实上如果局限于ACGN领域,用作者大于作品这一叙事方式的佳作不胜枚举,我上面提到的Re0就是这样的作品。

而说它不能,则是因为选择这么做就必然要承受粉丝的怒火。我们仍然用上面两种叙事方式来说。采用作品大于作者的叙事,就好比故事中出现了契科夫之枪,当它在后续杀死了某个角色时,人们会把罪归到枪上。而如果采用作者大于作品的叙事,故事中先前没有出现这样一把枪,那么角色被杀死时,人们就会把罪孽归到作者的身上。作者在犯案现场出现,就已然构成对角色的谋杀。这显然是京阿尼需要避免的。

三、结语

我想这样一种视角的切入应该是能够再一次完成对改编失败性的论证的。有人可能会想反驳我说京吹三的改编是作品大于作者的叙事。那我建议你重新理解一下我说的是什么,我可不认为在除了soli结果以外全然照搬原作内容的叙事能够在“文本”上满足塑造那种必然趋势的要求。

如果有大佬对艾略特的理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还请发到评论区让大伙涨涨认知。

内容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