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購物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是先看了商家的標價,考慮這個價格合不合理,是貴還是便宜,再決定要不要花錢購買。不過如果商家完全沒有事先標價,而是讓你自己決定所謂的合理價格,你覺得購物會變得更簡單,還是更困難呢?最近日本就出現了一場名為「沒有標價的超市」的活動,商品全都由客人自行決定合理價格。等到結帳過後,還可以得知自己猜得準不準。而且這場活動竟然是由日本政府機關主導的!?以下就跟著宅宅新聞一起來看看,日本政府想要藉由這場活動,傳達什麼訊息吧~~
原汁原味的內容在這裡
日本東京的購物中心內,出現了一場展銷活動
活動當中販售大量生鮮食品,但是所有商品都沒有標價!?
等到結帳的時候,才讓客人自己輸入價格!!!
這場在東京的購物中心「KITTE丸之內」當中舉辦的展銷活動,稱為「沒有標價的超市」。正如其名,活動當中販售的商品全都沒有事先標價,必須由客人自行輸入價格。
如此特別的活動,主辦單位不是別人,竟然是日本中央政府機關農林水產省!?
日本政府希望藉此讓民眾理解到什麼是「合理價格」
舉辦這場活動的背景,在於日本近年來的農產品價格迅速飆升,引發民怨四起。因此日本政府就希望,藉由讓民眾猜測合理價格的過程,理解農民與生產者們的苦衷……
活動當中會播放講解商品生產與物流的影片
還會提供各項成本的漲幅資料,幫助大家猜出合理價格是多少
而在客人猜完價錢,付錢結帳過後,還能夠「對答案」……
譬如這位小學生認為一袋洋蔥應該賣170日圓
實際拿到的收據上就印了「洋蔥偏高」,實際平均價格大約是155日圓
這位媽媽猜一袋紅蘿蔔200日圓,就得到了「偏低」的評價,實際平均價格是232日圓
而她就讀大學的女兒……
則是猜一袋紅蘿蔔400日圓!!!
大家可以一邊對答案,一邊看看自己對於合理物價的理解程度夠不夠深入了
( ◕ H ◕)實際去超市走一圈,就知道要正確猜出標價真的很不容易啊……
本文采集于:宅宅新闻 /部分資料來自網路 ( 日本農業新聞@cx_meza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