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斩神之凡尘神域这是一篇自带BGM的推送
10月首季完结的国产动画《斩神之凡尘神域》(下称:《斩神》),举办了自己的收官庆典——一场三个小时的Live专场。当天到场嘉宾包括原作小说作者、动画配音演员、音乐导演,还有动画其中七首片尾曲的演唱者们。
图源配音演员马正阳微博账号@NAOKI煦
专门为一部动画举办live演出,一方面说明动画人气不低,另一方面则能感受到官方有备而来。
动画刚刚开播时,16首主题曲是作品的宣传点之一。正片片尾每集播放的不同歌曲,和当集结尾所需氛围高度契合,尤其鲜克乐队的《过长夜》,配合“恭送赵将军凯旋”这句经典台词,动画完结后,该桥段仍令许多观众念念不忘。
即便没有追更作品,社交平台刷到片段也会佩服其感染力,可见动画与音乐相辅相成:音乐保证作品的完整性,画面感染力翻倍;画面跟音频结合,使得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加深远。
不只《斩神》,今年《画江湖之不良人》举办了十周年音乐会,腾讯视频也有6大动画IP在暑假进行巡演,B站音乐节的节目单亦包括平台出品动画的歌曲。
此时我们再回望国产动画音乐,才发现它已几番进入Next level。
国产动画与音乐相伴发展
按照动画发展的时间线回顾,便能直观感受到动画与音乐作为文娱产业的两大板块,向来密不可分。
上海美影厂鼎盛时期的美术片,配乐几乎都是民乐、儿歌,直到1999年,市场经济转型压力以及“和国际接轨”的诉求,促使美影厂重金推出商业动画长片《宝莲灯》,由知名演员为角色配音,还与索尼唱片合作,邀请三位一线歌手演唱主题曲。刘欢的《天地在我心》专为《宝莲灯》所作,另外两首则是在歌手已发行、未发行歌曲基础上改动得来。歌曲的成绩不必赘述,《想你的365天》《爱就一个字》分别成为了李玟、张信哲的代表作。
你可能会疑惑国产动画和流行音乐的配合为何来得这么晚,原因很好解释。此前,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动画无需过多考虑市场与商业属性,而是致力于艺术价值上的不断突破,加上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起步很晚,从1979年李谷一老师的《乡恋》算起到《宝莲灯》问世,内地的华语流行音乐发展不过二十年,在此期间,华语流行乐坛尚且是港台流行、民谣歌曲的天下。
千禧年后,人们逐渐告别磁带机、CD机,迎来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时代,流行、摇滚、R&B等多元类型作品获得市场青睐。许多知名歌手都在这一阶段崭露头角,当然也有“潜力股”加入动画歌曲创作和演唱。
当时,众人对“动画是给儿童看的”深信不疑,但美影厂大胆打造了校园乐队题材动画《我为歌狂》,面向青少年群体。该作一大亮点正是原创音乐,负责演唱的歌手包括胡彦斌、灵感乐队等,歌曲和动画一起成为了许多80、90后的童年回忆。那时“IP”概念尚未流行,《我为歌狂》却有改编小说、舞台剧、真人剧,据百科显示,动画音乐原声大碟收获60万销量,成绩直逼当红歌手。
如果说《宝莲灯》歌曲的火爆原因偏向明星效应,那么《我为歌狂》便是国内动画市场初次尝到非儿童向动画剧集的衍生开发潜力,证明了歌曲与作品深度绑定的可能性。
时间再往后推移,数字音乐迅猛发展,众人的娱乐内容获取渠道,从电视向网络过渡。该阶段的动画音乐亦有经典代表。
2007年开播的《秦时明月之百步飞剑》,制作方玄机科技邀请了当时已有名气的胡彦斌,担任第一部动画的音乐监制、制作配乐,他还作曲、编曲并演唱了主题曲《月光》。时至今日,《秦时明月》系列动画更新完第六部,《月光》当片头曲的“传统艺能”十几年未变。若非《月光》翻唱难度太高,这首歌搭上网络歌曲、古风圈的发展,或许能将传唱度再度扩散,不过,《月光》已经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尽管动画系列续作有大量争议,这首歌依然是粉丝们的白月光。
系列动画佳作的长线更新中,一首经典的音乐能直接变成作品的关键记忆点。伴随小观众们慢慢成长,粉丝们对经典主题曲的印象,甚至会比剧情记忆留存得更久。
花样繁多的网络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为众多产业带去颠覆性冲击,同时提供许多机会。在音乐和动画领域,由于Web 2.0的到来,更多网民从内容接收方转变为内容提供者。借助网络,动画和音乐的创作自由度提升,风格朝着多元化狂奔。
该阶段,动画主题曲收获了许多新玩法。
2012年,漫改动画《十万个冷笑话》漫改动画给互联网带来许许多多的脑洞震撼,人们惊讶于动画这一载体蕴藏的能量,又让更多年轻人意识到,在互联网上,娱乐方式还有看国产动画、漫画的选项。
一时间,角色人物台词成为网络名梗,大家笑看筋肉哪吒,重复着“叫我女王大人”,也对片尾的恶搞鬼畜RAP《自挂东南枝》上头不已。这首RAP的创作者其实是导演和漫画原作者,人人上学时背诵过的古诗词和周杰伦《双节棍》自由混搭,倒与《十万个冷笑话》风格高度匹配,走在互联网流行趋势最前沿。
后来,资本进入市场,国内动漫产业加速发展。市场上越来越多风格多元、题材各异的动画项目,动画音乐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以便更好地匹配作品。
《狐妖小红娘王权篇》便出了首“战歌”。《梦回还》古风配摇滚,由浓缩排骨作词,战场原妖精作曲,SUTEIMA编曲,呦猫UNEKO演唱。创作者、歌手复杂又个性的ID背后,网络属性显而易见,其“二次元爱好者”的身份,使得他们清楚动画观众想要什么样的歌曲。早期活跃在网络上的创作者,出发点都离不开“为爱发电”这个词,完全脱胎于动画故事情节的歌词,备受观众好评,也容易和二创剪辑一起在BILIBILI、贴吧等爱好者集合地传播。
尽管那时二次元标签和日本动画联系得更紧密,但起步阶段的国产网络动画,需要经历融合、学习、进步的过程,用歌曲配合作品与角色塑造的运营策略也是其中一课。
成熟市场有许多“作业”可抄,比如当时日本Anisong(动画音乐)已成独立细分音乐类型,动画声优跨界当歌手、演唱角色歌为常态,对此国内也有IP进行尝试。
群像饱满的《一人之下》,官方就给高人气角色制作过不少专属歌曲。洗脑、接地气还不失可爱霸气的《幺妹儿冯宝宝》,十分符合宝儿姐的独特气质;“一人之下F4”如果真的出道,也有自己的solo曲,张楚岚的《心猿归正》、张灵玉的《念斗章》、诸葛青的《听风吟》、王也的《丹歌惊鸿》等,相信角色粉们都曾循环播放。歌曲歌词含义与角色经历、性格息息相关,观众们的反馈,则侧面印证了国产动画的角色经济值得继续挖掘。
然而当投资风潮过去,面对观众不断更新的内容需求,“什么的动画更受市场青睐?”这一问题,切实摆在出品方和内容创作者面前。此后的国产动画市场特征,想必爱好者们心中了然,直到今天,网文改编动画依然稳坐市场主流类型。
大概考虑到音乐具备宣传、扩圈效应,头部动画在音乐方面花费的精力和预算显然增加不少。动画开始面向更加广泛的观众群体,音乐也开始为动画传播持续发力。此时的头部动画,乐于选用动画爱好者愿意接受、大众层面有知名度的歌手。
萧敬腾、ONER都为《斗罗大陆》演唱过歌曲,不论主题曲还是插曲,无一例外地契合角色成长以及战斗燃、爽的调性。不过若要聊传唱度最广的,还要数2020年张韶涵为《斗罗大陆》演唱的新主题曲《破茧》,虽然不乏“武魂,在放肆狂涌”“左锤护右手的草,双生的烈焰出鞘”这类仅观众可懂的歌词,但近年来歌手们在晚会、综艺节目上的演绎,让《破茧》的受众走出了动画观众的范畴。
你看近年来各平台动画匹配的实力唱将,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灵笼》有张靓颖、《魔道祖师》有林志炫、《天官赐福》有张信哲、《诛仙》有胡彦斌、《成何体统》有张远,更近一点的新作,《牧神记》主题曲歌手是陈楚生,《长生界》则请了谭晶……歌曲成了动画宣发的一环。
当然,并非所有观众都对“动画+知名歌手”的框架照单全收,此前戴荃为《凡人修仙传》演唱的《天地行》,刘欢演唱的《遮天》主题曲《踏歌行》,都遭到过原作粉或动画粉的批评,负面情绪不针对演唱者,而是认为其“词曲不符合作品意境/不贴合角色经历”。
站在行业角度和平台需求角度,通过运营有效扩圈不可或缺,IP粉丝们看来,歌曲和作品的匹配度依然是最为在意的事情。
观众需要动画懂自己,也希望衍生歌曲懂作品。大部分情况下,合适的定制曲目,更能满足IP粉丝对动画歌曲的需求。
动画带动歌曲人气,成为现实
有网友笑称国产动画的发展是“仰卧起坐式崛起”,可实际上,行业的进步被所有从业者、爱好者看在眼里。最初网络动画定位仅为“IP放大器”,如今稳定播出的年番、容易打响口碑的季番,都有了更多底气,去追求更长线的IP生命周期,以及更广阔的商业价值空间。
换句话说,国产动画已有实力去发掘自己的“带货”潜力。这里的“货”指代所有衍生内容和商品,自然包含动画音乐。
不只主题曲、角色曲、插曲、推广曲等可供演唱的歌曲,越来越多专业的音乐工作室为动画提供配乐服务,音乐制作人毛亮、杨秉音等,就在动画观众间拿到了好口碑。
先是动画作品在年轻群体间收获人气,带动音乐人被大家关注,像《画江湖之不良人》首季的片头音乐,动画后续多次使用过其变奏,同一种旋律留下了浓厚的、专属作品的印记。随着作品多年、多季的播出和运营,音乐与动画的关系越发牢固。
网大《画江湖之天罡》片尾再度返场
至于那些原本就极具个性的动画作品,或许是受到创作者涉猎广泛的影响,也可能出于让作品进一步风格化的目标,动画音乐会去小众音乐赛道“挖宝”。
2018年,《伍六七》的伍六七和梅花十三打斗时的意外一吻,带火了插曲《阿珍爱上了阿强》,剧情的无厘头、略微洗脑的旋律,一切都恰到好处。五条人演唱的这首歌,在参加《乐队的夏天》进入大众视野前,因这部黑马动画受到关注。
因为不带“动画定制”标签,所以当这类歌曲离开动画语境,传达的情绪同样能让听者代入自己想象的情境中。
类似案例还有去年的《沧元图》,让观众见识到彝语歌曲《阿苏拉则》的感染力,今年《斩神》干脆每集更换一首歌曲,原创定制和小众挖宝“全都要”,再凭这些歌曲上综艺、开Live。
不难感受到,动画与音乐的联系向来密切,歌曲在营销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只是行业最关心的商业化难题,还得依靠动画、音乐产业的综合发展,以及有效整合。
动画内容的影响力扩大,促使动画音乐被更多人知晓,可惜能做到真正出圈、走向大众的歌曲不多。音乐行业目前以流媒体为传播中心、洗脑神曲风靡,同时社交和粉丝为核心的业务得到青睐,有数据指出,2023年音乐演出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64.19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122.33%。
图源:中国传媒大学《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
想起早些年,腾讯动漫曾推出国漫演唱会,今年热门动画IP已经能独立扛起一场演出来回馈粉丝。动画音乐步入线下演出,是IP方、出品方迈出的重要一步,待未来,IP储备和影响力扩展到一定量级,相信动画音乐将肩负“营销”以外的更多使命。
本文来源:游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