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伞少女编剧不背锅
基于画面想象力和艺术风格,以及作品的稀缺性,在国漫爱好者心中,2D动画有着天然亲和力。也因此,一旦有2D动画新作上映时,美术往往会成为一个极大的宣传卖点,比如上周末上映的《伞少女》。
可惜的是,《伞少女》依然延续了国产2D动画电影画面精美、叙事糟糕的特点,豆瓣开分6.7,以及猫眼专业版预测2500万的票房数据,就已经说明了市场对这部电影的态度。
唯美的画风
打开社交平台,可以看到大量有关《伞少女》针对非遗要素、传统器物、国风美术的宣发,这也正是电影在创作层面的两大突出点。
国产动画电影通常取材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里的主人公,而《伞少女》故事里的主角则是物灵。根据剧情设定,物灵是被主人疼爱珍惜的物件拥有灵性后转化成人形,其存在的目的是帮助主人完成生前的愿望。影片将物灵的原型与中国传统器物联系起来,比如片中出现的青罗伞、台绣、三彩方形枕、绒花、龙泉青瓷,在故事里都有各自的物灵形象。电影对特定的非遗技艺的展现也是细致入微,比如绒花的制作就耗费了不少镜头,可见制作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还原用了颇多心思。
电影中制作出色的另一方面,是大量唯美场景。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镜头语言表达、细节丰富的画面、出色的摄影综合而成的精细效果呈现,不知道是动画制作团队献祭了多少头发“肝”出来的。
比如网上公布的柳小婵表演的《月中仙》这一段,可谓是《伞少女》制作细致入微的最佳体现。在这段情节里,柳小婵乘船而来,在月下翩翩起舞,飘逸的水袖与悠长动人的唱词融合在一起。当其从岸边梨花树上取下梨花簪,画面转向深沉的湖水,柳小婵忆起母亲与自己的童年点滴,银幕前的观众也逐渐能理解柳小婵内心的寂寥和对母亲的相思之情。这段情节充分使用了中国绘画里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视觉上拉开场景中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不仅让柳小婵与母亲的这段蒙太奇恰到好处地切入到她的表演和唱词中,也体现了唱词中“月盈露冷步九天,仙裙飘飘云水间”的意境之美。
然而电影这种在传统文化刻画和画面表现上用心,却越发映衬出剧情的羸弱。套用豆瓣上一个高赞短评“这么好的美术只能做这种作品也是挺令人可惜的……”足见国漫爱好者们对《伞少女》的惋惜之情。
糟糕的叙事
整部电影以工匠墨阳帮助青罗伞青黛寻找黑玉剑忘归为故事主线,中间穿插了包括给小梳子的主人送信、帮助柳小婵修复梨花簪子、为鹰笛寻觅新主人3个分支事件。编剧显然是想通过这3个事件,来让主角青黛一步一步获得改变。这3个事件每一个单独拎出来,把人设和情节进行丰满,都可以做一集独立的叙事。电影的做法,是在3个事件的高潮部分用了出色的视听表现来带动观众情绪。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柳小婵《月中仙》的表演,再比如鹰笛故事里用了半静止的闪回画面去再现节度使和乐师之间的情分,在配音演员的表演和背景音乐的推动下,人与人、人与物灵之间的羁绊、守护之情,很难不让人动容。
但是,当观众将视角再度转回到青黛、墨阳、忘归这几名主要角色身上,会发现角色行为逻辑缺失,叙事走向也有缺陷,大量设定不清不楚,甚至为了强行制造戏剧冲突,让设定跟着人物行为在走。
电影对公主与青黛、忘归之间的关系刻画非常有限,观众完全感受不到人与物、物灵与物灵之间的情谊。青黛与3个支线故事里角色之间的联系也很淡,属于支线剧情发展里的工具人。忘归认为节度使辜负了将军而要杀节度使,这到底是怎样一段误会,电影里并没有讲述。以上种种有关主线人物的叙事相当模糊,全都是人物行为在驱动剧情走向。
全片最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最后的高潮情节与主线剧情的错位。在解决完鹰笛事件后,墨阳与青黛莫名其妙地回了念物阁,此前没有介绍过的古镜成了全片大Boss。古镜要毁灭念物阁的原因也很奇怪:靠近古镜的人都不在意它是否好看,所以它不仅帮助忘归离开念物阁去杀节度使,还要吸收念物阁里所有物灵的脸为其所用。相信大量观众看到这一段时满脸黑人问号:古镜到底什么由来?它的黑化诉求到底和它帮助忘归去杀节度使有什么关系?
在最终大战里,原本被古镜迷惑的忘归,突然间就迷途知返助青黛对付古镜,两人手牵手转了圈圈后,忘归选择以沉睡的方式退场。观众心里大概又有问号:原来忘归不是女二,仍旧是工具人?
另一边,跳入古镜的墨阳为了救所有物灵,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牺牲使得青黛可以拿起物件,从此青黛继承了墨阳修复古物的使命,踏上了新的旅程,要去外面看看。旁白是龟甲爷爷的解说:“原来有人类为物灵献出生命,物灵就能变成人的样子。”可惜没有观众再相信这突如其来的新设定。整个高潮部分节奏之快,与电影前30分钟的缓慢叙事形成强烈对比。
《伞少女》里人与物灵之间的设定,或多或少有一些 《夏目友人帐》《哑舍》《百妖谱》这类作品的影子,看似讲妖,实则喻人。如果我们拿这几部作品的叙事特点去类比《伞少女》的剧情架构,就能看出问题所在。几个支线故事确实是通过讲物灵和人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形形色色的人类故事,但是主线想要跳出这种叙事模式,“物灵寻找自我”成了电影的终极叙事内核。这最终导致了主线与支线之间无法融合,割裂感严重。无论是青黛与墨阳,还是青黛与忘归之间,都因为缺少互动,强行发刀使得另两位成了“用之即弃”的工具人。
在各种社交平台对电影的大量差评里,观众都直指“编剧要背这个锅”“美术骑在编剧上”,但若是站在整个电影项目来看,背锅的或许不止是编剧。
谁来背剧情这个锅?
《伞少女》虽然是一个漫改电影,但它和原作漫画之间的联系仅限于人设和世界观。在各种宣发上都写着本作改编自左小翎编剧、魏莹主笔创作的古风漫画,除了“万物有灵,皆能化形”的人设和世界观,电影的整个剧情和漫画故事没有直接关系。
但看过原著漫画的读者,都能发现电影里登场的物灵都出自漫画里对应的篇章,比如小梳子送信对应《离离篇》、忘归出自《忘归篇》、古镜对应《菱菱》、节度使对应《南从篇》。但电影剧情却又和漫画天差地别,相当于是原创。该作监制与微博博主@酷漫404的直播连线访谈中,曾表示电影的项目规划其实是在2018年底,早于漫画上线时间,漫画编剧左小翎在电影项目里参与的工作是前期策划和概念创作,电影的剧本故事属于漫画故事的前传。
另外,在钱江晚报的新闻传播平台潮新闻的采访中,电影导演曾提到“《伞少女》剧本开发长达三年,制作耗时两年”。开发了3年的剧本就现在这个逻辑混乱、剧情漏洞百出的状态,这已经不是单一个编剧导致的了,而要归咎到制片、导演等整个参与电影开发阶段的主创团队。
动画剧本成为动画电影的过程,首先是剧本的创作过程。动画编剧在中国其实是一种稀缺的职业类型,拥有更多权力的出品人、制片人、导演都可以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剧本过关后,接下来的过程是将剧本文字变成动画视听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由导演来实现。可以看到,从剧本文字到最终影片的剧情呈现效果,实际上是由整个主创团队决定。
《伞少女》的电影制作出品方杭州路行动画的主要业务,除了为国内游戏公司制作游戏PV、开展动画培训外,原创电影也是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之前的作品包括2018年的《昨日青空》和2020年的《妙先生》。在整个中国动画电影领域,我们都很难看到有一家公司能够执着于2D动画,并且花数年时间连续制作、出品3部电影。即使是这样,这些作品依然难以避开中国2D动画强画面、弱剧情的问题。
《昨日青空》有5位编剧来合作完成整个剧本,虽然豆瓣评分只有6.1,但是电影获得了超过8000万元票房。制片在采访中用“试错”来形容整个制作流程。“有过两次,把自己之前做的东西推翻,再重新升级。所以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试错成本。”
《妙先生》这部电影里,主创成员是从业20年的动画制片和动画编剧,加上毕业后仅做了一年原画师的新人导演。新人导演+小众冷门题材组合成的电影,最终票房和口碑都败了,制片在采访中称《妙先生》是“一部实验片”。
第三部电影《伞少女》,其导演是参与了前两部作品的美术监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伞少女》的画面表现会如此出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好的美术监制在专注画面的时候,可能在把控整个电影的其他层面就有些欠缺了。
实际上目前中国动画电影整个发展并不成熟,在和行业里的朋友聊起《伞少女》的时候,ACGx也听到了诸多惋惜之声。但作为一家动画公司,不去坚持创作,那就找不到问题,更谈不上发展、进步。所以,面对《伞少女》这样的作品,国漫爱好者们不如多一点包容。站在动画公司发展角度来说,要不辜负国漫爱好者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期待,在坚持原创电影的同时作一些让步,通过一些有创意、有剧情的原创短片让主创们积累更多经验,培养更多导演、编剧、制片,可能会帮助动画电影的整体创作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游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