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漫:《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的观看评论:
关于动漫:《枝江往事》的观看评论:
说是怀旧,其实更像是废墟探险。
在开始这个话题前,先谈点比较虚无的内容。大约在小学初中之交,就是中二病正要发作的时期,我形成了一种很奇妙的世界观:用比较low的语言表达就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平行宇宙,各个宇宙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一视角的不同。换言之每个宇宙都是由一个主人公视角的观察者和无数npc组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果是极度的自我中心与不相信任何死后价值(以我为主视角的世界结束了,约等于整个世界都结束了)。当然这一套推论我认为对我的npc们也成立——他们也在自己的世界享受着主人公视角。
这本来只是中二小孩的胡诌,不过当时刷贴吧看到了一篇长文章,图文并茂的详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多么的渺小——这本来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但是当具体的比较摆在眼前时还是非常震撼。日后我第一次阅读《银河系漫游指南》看到蛙星对Zaphod的酷刑那一段时是完全的感同身受。不过我没有双头人那样的强健精神,当时很快陷入了对那幼稚世界观的怀疑:地球尚且对我而言几近无垠,更何况宇宙呢?如此巨大,以至于滑稽荒诞的内容溢出(按照我当时的理论,本主人公甚至所有主人公都无法探索的区域自然是造物的浪费)无疑是对我的沉重打击。于是在震撼怀疑后就是沮丧和绝望,可能是正值中二期间,这种沮丧感异常沉重,甚至可以说至今都没有什么事比得上那一刻令我消沉。
后面中二状况好转,也不再想这些无意义的世界观框架,或许也就在寻短见的时候会用来否认死后如何如何。但这种面对广阔事物时的奇妙感觉却经常浮现——具体形容就是突发的悲伤寂寥,随后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陶醉感。比如听东方同人曲时突然意识到同人曲总量是多么庞大;在西北老家的沙漠与雪地之间驰骋的时候;以及可能大部分人都有的时刻——在看到自己钟爱的文艺作品完结时。
不过我很快就意识到了最后这一种情形并不是简单的空虚感。相比于完结,更能勾起我这种心境的是“信息的遗失与被遗忘”。比如蓝色恐惧的原型小说,虽然这玩意和动画电影的联系应该不大,但是当我用尽各种语言在互联网上也找不到其原作的内容还是感觉很伤感。再比如XLproject的曲子,很冷不过在互联网上也能轻易找到资源。但他们发售时的评价反响却难以寻得,我也永远地错过了在其刚发布时讨论的时机。
其实细数下去几乎随便一件小事都能引发我的伤春悲秋,只不过在引起我的兴趣之前我都可以假装不存在。超新星纪元的隐藏版本,魔兽世界的60年代及以前——这些错过或者无法寻得的事物就不足以让我长久的感怀。我感觉我的这种偏执可以理解成,希望对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做到全能全知的狂想。我对电脑线圈与lain两部动画有着超常的评价也是源于此。不过本日志和她们的内容关系不大,就不关联了。
说了这么多闲话回头谈标题。几乎就在我第一次犯中二的同时,我有了一个新的癖好,那就是翻阅已作古的网页,特别是bbs论坛。随便什么内容,哪怕是我从未了解(不如说最好是我闻所未闻的)的古旧bbs只要让我发现了都能逛上数周乃至一个月之久。比如最近在看的天方瞳名,虽然我对他讨论的漫画内容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并不妨碍我有空就翻阅这个十年前就几乎停转的bbs。随便点开一个帖子,仔细看每一条回复,再随机点进一个层主的个人页面,想象这当时的交流是怎样的情形——这种无意义的行为可以一次消磨我几个小时。热度趋于零而不关站/锁帖的bbs并不好找,退而求其次一些死掉的贴吧,或者简陋的像Excel的导航站也能满足我的这种探索欲望。光是看着被十几年前被留档的对话与早已作废的账号空间就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仿佛在发掘火山灰下的古城,任何一件平常的物事都因尘封而有了价值。正所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而我就是游走在各桌残羹冷炙之间的流浪汉,全然不顾是否有我的一份邀请函,反而还自作主张替陌生人伤起了心,在单方面的萍水相逢中自我满足。
这一切都诞生在我的十年前并延续至今。为何现在突然想产出点废品论述一番呢?说起来也挺无语,近期闲来无事,重新开始看Asoul。21年年初那幻境一样的美好,年末的欣欣向荣,次年的烈火烹油与大厦将倾。到现在不温不火之中走向衰败。我的心境也没有当初(准确来说是2021年1~6月这半年)的狂热,反而又有些这种空虚的寂寥感。那么被遗忘而消亡的是什么呢?当初A最能打动我的两点、其一是常态的3d直播、其二是符合原教旨主义的roleplay。早在21年“真实系”已经成了vtb特别是所有国V的主流,用现在的话说难听点就是套皮女主播。诚然即使是嘉然,她起势的原因也是“鸡胸肉”那次的真情流露,但是在大部分时候asoul还是以角色扮演为主,这算是难能可贵的独一份了。不过现在再看,设定最丰富的晚延续下来的也是十不存一;最能rp的贝也在510的所谓“最虚拟的直播”中把rp面具完全揭下,现在想要戴回去也无法严丝合缝了。剩下老生常谈的所谓氛围破坏,老资历流失对我而言倒是没什么所谓。这些死掉的、甚至临死前一刻都全不完整的破碎虚拟形象才是最勾我感叹的。
不过A如何也不是重点。这主要是对我自己的一份留档吧。省的以后某一日我因为遗忘了自己的这一番怪论,因信息损失而触发了伤感——不过想来那时这份矫情也随之忘怀了。那可就只能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了
本文来自Bangumi用户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