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多≠叙事烂——《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影评

資訊分享 淼淼

隐喻多≠叙事烂——《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影评

关于动漫:《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的观看评论:

先吐个槽,我又双叒叕不小心买成了国语版的场次,对自己无语了,感觉没看到原滋原味的东西。
一言以蔽之:6.5分,算不上是对本片差评,也不是周围人反映的“看不懂”,故事本身的主旨很鲜明,最表层次的无外乎是“家人的和解”“理想的乌托邦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抉择”“事业的传承”等几个不分国籍的人都能了解的主题,反而对于军国主义的批判和反战的表达要更为含蓄。但我觉得就讲故事方面,明明可以讲得更好,一个曾经非常精于讲故事的导演,在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里,竟然完全放弃了对故事本身的经营,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看完电影后连续看了几个影评up的评论,竟然是一水儿的好评如潮,对于本片在普通观众之中所造成的巨大口碑差距,都选择了“隐喻多所以造成叙事拧巴”的解释,并且这种拧巴可以因为奥斯卡认可、可以因为儿时情怀、可以因为是封笔之作、可以因为是所谓的“文艺片”等原因给予原谅,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相反我认为正因为宫崎骏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曾拍出过《千与千寻》,就应该给予更大的期待和更严格的要求,而不是要给予像给电影萌新一样的宽容。

我就想问一句,和当年同样获奖的《千与千寻》相比,本片能比得上千寻吗?你猜本次的获奖,所谓的“封笔之作”加了多少情怀分?甚至可能还有当年动画电影领域“时无英雄”的原因。

首先,为什么隐喻多就要让叙事拧巴,让故事逻辑被迫牺牲?这二者之间存在必然性的关系吗?《千与千寻》的隐喻不多吗?有对泡沫经济的反思、有对人生历程的思考、有环保主义、有自我认知的思考等等,这些思考常看常新,但是这些主旨内涵损伤了千寻的故事性吗?哪怕这些隐喻我们一个都没看出来,但影响了观众去理解和享受千寻的故事吗?反观本片,可以说是千寻的男版姐妹篇,但叙事上的重大缺陷,如角色关系铺垫较弱、角色形象转变生硬、角色形象塑造不深刻、故事叙事节奏安排不当、人物行为合理性铺垫不到位等问题屡见不鲜。且每个角色只为隐喻服务而牺牲现实的行为逻辑,让整部电影仿佛是导演午夜间漫上脑际的纷繁杂乱的呓语,不被导演加工成能让听话的对方理解的样子就一股脑儿地抛给对方,并美其名曰“大师的任性”,我作为观众,我是愤怒这样的创作态度:不是能力不及做不到,而是干脆就不想做。毕竟我想看到的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而不是重温宫崎骏的情怀。

其次,本片的视角太过个人化与民族化。换句话说大师最后的作品讲的故事回到了个人的经历,回到了本民族的语境之中,而非在一个更大的普世语境内,讲述让各国观众都能理解的主题。普通创作者或许无可厚非,但作为世界级大师而言,我对此稍有龃龉。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既非日本人更非宫崎骏本人粉丝,我看一部电影还需要去了解日本的历史、日本当年的社会现实、宫崎骏本人的成长经历、吉卜力三巨头的关系、题目那本书的内容等等背景知识我才能看明白电影中的隐喻,这不是太荒谬了吗?甚至连日本观众都直呼看不懂的。如果是这样,电影的出品方是否该给每个购买电影票的观众发放一本《观影指南》?何况一部电影的优秀与否从来和它包含多少隐喻没有几毛钱的关系。

再加上本片在我国是以商业片的模式进行宣传,以宫崎骏IP和封笔之作作为噱头吸引大量路人观众下场,连B站都我都能看到无数关于本片的宣传,仿佛吉卜力和宫崎骏本人都下场营销,态度完全不是一部所谓的文艺片的清高,倒是饱含着商业片急于回本的谄媚,和之前致力于中国市场的新房相比不遑多让,让我不禁失笑“面对中国市场这一巨大票仓的诱惑,连大师都无法免俗”,结果让网上所有宣称“大师的任性”的言论显得非常可笑,也让网上的“粉黑大战”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本文来自Bangumi用户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